如今,很多企業(yè)都推出了智能客服,但由于技術水平有限以及管理不善,智能客服往往不能順利解決用戶的問題,反倒給人留下“兜圈子”“冷冰冰”的印象。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,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使用過智能客服,近六成的受訪者直言智能客服理解不了用戶提出的問題,答非所問。
智能客服,字面上看給人“高大上”的感覺,使用起來才發(fā)現(xiàn)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——你面對的只是一臺冷冰冰、傻乎乎的機器而已。說是“智能客服”,但很多時候表現(xiàn)得像是“智障客服”,答非所問、東拉西扯,用戶的問題沒解決,還惹了一肚子氣。
實際上,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,智能客服根本擔不起“智能”二字。剝離那套玄而又玄的營銷說辭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當下智能客服的內核其實簡單而且原始,不過就是一套數(shù)據(jù)集納、詞庫觸發(fā)以及列表檢索系統(tǒng),遇到稍微復雜一點的問題,所謂“智能”立即變成“智障”。
當然,智能客服還是有用的,比如面對“你們公司地址在哪里”之類的簡單問題,智能客服馬上就能作出正確回答。而且,智能客服有很多優(yōu)勢,比如一臺機器可以同時應付N個用戶的詢問,可以不知疲倦晝夜不停地工作,不會和用戶吵架、不會鬧個人小情緒。更重要的是,智能客服可以大大節(jié)省成本,這正是企業(yè)最為看重的,也是智能客服被廣泛應用的最大動力。
這就是說,智能客服可以有,用來回答一些常見、簡單的問題。但是,企業(yè)不能對智能客服形成依賴,更不能用智能客服來糊弄用戶。簡單的問題交給智能客服,復雜的問題還得依靠人工客服,所以,智能客服只能作為補充,可以“轉人工客服”應成為標配?,F(xiàn)在的問題是,有的企業(yè)只有智能客服不設人工客服,有的企業(yè)雖有人工客服,但總是轉不進去,幾乎成了擺設。
口口聲聲“用戶至上”,卻用傻乎乎的“智障客服”來應付用戶訴求;“傾聽消費者聲音”說得冠冕堂皇,卻用一臺冷冰冰的機器將用戶聲音拒之門外——智能客服的問題,表面上看是技術水平問題,實際上卻是企業(yè)經(jīng)營理念問題。沒有真正樹立“用戶至上”理念,不重視用戶的消費體驗,不在乎用戶的評價反饋,于是才將客服視為可有可無的“雞肋”,用成本低廉的智能客服來做做樣子,把不通人性的機器推到前臺,成為糊弄和忽悠消費者的花架子。
這是一個競爭產(chǎn)品質量的時代,也是競爭服務水平的時代。不提高服務水平,不重視用戶體驗,這樣的企業(yè)必將遭到消費者“用腳投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