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段時間,云南象群北移一事牽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媒體的目光。開始時大家以為,這些大象只是偶然出來溜達溜達,沒料到它們竟然“一路向北”、樂不思家;開始時人們以為,人類對付些許大象還不是小菜一碟,但事實證明,我們除了好吃好喝地伺候著,還真沒有什么好辦法。
對于此番大象北移,人們發(fā)明了一個新詞,叫“一路象北”。最新消息是,近日象群持續(xù)在玉溪市易門縣活動,其中一頭大象離群后,持續(xù)在昆明市晉寧區(qū)活動。沒有繼續(xù)“一路向北”,但也沒有回家的意思。
從4月開始,從普洱到玉溪再到昆明,象群所到之處,又是疏散民眾又是封閉街區(qū),大概只有古時候皇帝出巡才能享受這般尊榮。同時,象群一路吃香喝辣,沿途各地變著花樣投喂大象愛吃的食物,香蕉、玉米、菠蘿之類,把許多網友都“看餓了”。如此這般,難怪它們不想回家。
為了給這批大象提供更好的服務,當然也是為了“監(jiān)控”它們的行蹤、防止它們惹事生非,有關方面還專門成立了“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范和應急工作前線指揮部”,根據山勢地形、森林河流、通道、地面農作物,結合象群的日常習性,對象群的移動方向做出研判。為此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,累并快樂著。
對付這些大象,人類真的沒其他辦法嗎?當然有。擱在一百年前,這些大象可能早被人類“處決”了事;擱在幾十年前,也可能被麻醉后關進鐵籠子里強行運回家。但現(xiàn)在畢竟是21世紀了,人類在野生動物面前不再那樣兇狠,而是變得謙抑、友好起來。所以有關方面一直在商討解決辦法,但沒有貿然采取措施,唯恐大象受到傷害。
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,不僅體現(xiàn)在怎樣對待人,而且體現(xiàn)在怎樣對待動物。這批大象受到優(yōu)待,就是一種文明水準的體現(xiàn),“一路象北”是文明社會的標志,折射了全社會的動物保護意識,哪怕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也在所不惜。
讓人高興的是,這不只是官方的態(tài)度,也代表著民間的態(tài)度??纯淳W友們的留言,大家都對官方的措施表示支持和贊賞,對這群大象的喜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,各種調侃和戲謔中,使用的都是擬人化手法——把這群大象當成了一群人,當成一個“象群旅行團”??梢哉f,這次大象北移事件是一堂生動的動物保護課,它以一種柔性講述的方式,展現(xiàn)了生態(tài)保護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等宏大議題,由小見大、人人可感。
更讓人高興的是,這群大象堪稱“國際象導”,帶領全世界網友仔細打量現(xiàn)今的中國。“沒想到中國人的動物保護意識這樣高”“原來中國還有熱帶雨林”“位于西南的昆明居然有800萬人”“經過20年的保護,西雙版納和兩個鄰近地區(qū)的野生大象數量幾乎翻了一番,達到300頭左右”……一次大象北移的偶然事件,成了中國形象的集中展示,收獲了許多正面反饋,讓國際社會刷新了對中國的認知。正如有媒體評論所言,這是“中國故事”一次生動、成功的講述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