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黨員干部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成長成才的“養(yǎng)分”
■姜文欣
1921年8月的一天,在嘉興南湖紅船上,13名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人開啟了為民族謀復興、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航程。100年后,在那艘小船上誕生的中國共產黨,已經由成立之初的50多名黨員,發(fā)展壯大為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;而這個偉大政黨領航的中國,也在百年航程中實現了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,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。
百年黨史是一部可歌可泣、經天緯地的革命史、奮斗史,也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,帶領著一個年輕的政黨從弱小不斷走向壯大,最終贏得了民族解放的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、奮斗史。黨在一百年紅色歷程中積累沉淀的優(yōu)良傳統和作風是黨員干部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,黨員干部,特別是青年黨員干部要善于從百年黨史的“沃土”中汲取養(yǎng)分,牢記初心使命、傳承紅色基因、弘揚革命傳統,助力自己成長成才,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。
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理想信仰的養(yǎng)分。讀黨史,少不了心靈的震撼,這種震撼源于信仰的力量。震撼于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”的執(zhí)著無悔,這是夏明翰烈士的信仰;震撼于“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”不舍囑托,這是趙一曼烈士的信仰;震撼于“祖國越看越可愛,為了保衛(wèi)祖國,我什么都舍得”的質樸堅韌,這是黃繼光烈士的信仰。年輕干部是共產主義事業(yè)的生力軍和接班人,必須積極主動地學習黨史,熟知黨史,在黨史中不斷感悟和升華理想信念,喚醒紅色基因,筑牢信仰之魂,在新征程中續(xù)寫時代華章。
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為民服務的養(yǎng)分。讀黨史,少不了內心之感動,這種感動源于情感的共鳴。“人民就是江山,江山就是人民”“有一條被子,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”,這是催人奮斗的為民情懷;“最后一碗米用來做軍糧,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,最后一個兒子送去上戰(zhàn)場”,這是讓人動容的家國情懷。年輕干部學習黨史,就是要從黨史中鞏固初心,領悟黨的精神力量,感受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赤子之情,涵養(yǎng)“一枝一葉總關情”的為民情懷,堅守平凡的崗位,腳踏實地地為民辦實事、辦好事,解決人民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當作黨史學習最好的“成績單”。
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養(yǎng)分。讀黨史,少不了心潮之澎湃,這種澎湃源于奮斗的熱血。戰(zhàn)爭年代,血戰(zhàn)湘江,四渡赤水,創(chuàng)造出兩萬五千里的長征奇跡;面對核壟斷,“兩彈一星”科學家數十年如一日以帳篷為家、與戈壁黃沙為伴,用生命守護科研成果。時至今日,嘉興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,站在了世界舞臺的中央,紅船旁的青年黨員干部要帶頭學好黨史,從中吸收茁壯成長的養(yǎng)分、明確奮斗的目標和方向,把黨史知識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,以“敢教日月換新天”的豪情與壯志,“亂云飛渡仍從容”的堅韌與定力,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胸懷與擔當,忠實踐行“八八戰(zhàn)略”,全力以赴投身“五彩嘉興”建設,全力以赴為“重要窗口”中最精彩板塊打造具有嘉興辨識度的“七張金名片”,為蝶變躍升、跨越發(fā)展注入青春的創(chuàng)造與活力。
?。ㄗ髡邌挝幌抵泄布闻d市委辦公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