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 嘉興在線  >  思享  >  正文
【讀嘉評論】抗疫的光榮榜上,有你也有我!今天,我們也要致敬每一位抗疫普通人
2020-12-22 18:16

  今天,嘉興隆重舉行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(jié)表彰大會,抗疫先進個人、先進集體和市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受到表彰。



  今年年初,疫情突降,病毒肆虐。在真實的死亡和疾病面前,天下蒼生,舉步維艱,是他們挺身而出,成為這場抗疫斗爭的“最美逆行者”,他們中,有醫(yī)務工作者、公安干警、社區(qū)干部……是他們?yōu)榧闻d抗疫筑起了一座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,他們配享這座城市的最高禮遇。

  今天,我們致敬抗疫英雄,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,正是他們的默默付出,創(chuàng)造出了不平凡的偉大。

  無數(shù)誠摯的面孔藏在口罩之后,他們守望相助、自覺自律,默默地獻出自己的力量,光榮榜上雖然沒有他們的名字,但我們應該銘記這些危難時刻的相濡以沫,銘記這些普通個體背后這深沉的凝聚力量。

  他們是丈夫,是妻子,是白發(fā)蒼蒼的父親母親。

  我們還記得,嘉興首批援鄂醫(yī)療醫(yī)療隊出發(fā)時,步明芬老人默默目送著兒媳婦蔡哲清登車奔赴武漢,“我當時心里下定決心,要把家照顧好,讓兒媳婦放心?!?/p>

  我們還記得,當嘉興最后一批援鄂勇士平安回“嘉”之時,丈夫緊緊摟住“英雄老婆”楊壽燁,激動得說不出話來。

  每一位普通的父親母親,都是抗疫一線戰(zhàn)士們的堅強后盾;每一個平凡的妻子丈夫,都是抗疫一線戰(zhàn)士們心靈休憩的港灣。

  他們是學生,是老師。

  這個漫長的寒假里,變身“主播”的老師們把孜孜不倦的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,從線下帶到了線上,讓臥室、客廳、陽臺變成了學習的“課堂”,用一聲聲鼓勵和撫慰,驅(qū)散了疫情在孩子心中留下的陰霾。

  當企業(yè)復工復產(chǎn)出現(xiàn)人員缺口,全市職業(yè)院校的學子們響應號召,走進車間,進入生產(chǎn)一線,一展所學,彰顯了紅船學子的使命擔當。

  他們是志愿者、網(wǎng)格員、樓道長,甚至是一個個陌生人。

  一位居家隔離者收到陌生鄰里放在門口的蔬菜、魚肉和生活用品后,熱淚盈眶,“除了感恩,還是感恩?!?/p>

  日夜值守的醫(yī)護工作者收到陌生市民送來的匿名外賣后,感激地說:“他們無聲而溫暖的支持,是我們逆風而行強大的推力?!?/p>

  他們是每一位不下火線的共產(chǎn)黨員。

  我們還記得,那位因抗疫不能回家的新居民黨員帶著哭腔的嗓音,“我和爸爸說,今年不能回去了,先有國,后有家……”

 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疫情一日不退,一日不下“火線”,黨員成為眾志成“城”里最牢固的基石。

  但大災大難面前,人性的光芒有著穿透一切黑暗的力量!正是每一位嘉興人所獻出的“綿薄之力”,才匯集成了抗擊病毒的強大力量,讓“勤善和美、勇猛精進”的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成為集體寫照。

  中華民族能夠經(jīng)歷無數(shù)災厄而綿延不息、愈挫愈勇,也正是每逢大災大難,都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、慷慨前行。

  生命至上,全城一心。

  抗疫的光榮榜上,有你,也有我。


來源: 文字記者:鮑嘉 攝影記者:朱駿 編輯:徐麗萍 責編:錢姬霞
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安裝

在這里,讀懂嘉興

相關(guān)閱讀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