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“重要中心”要有“樞紐意識”
讀嘉評論記者 汪瑩
昨天上午,總投資超千億元的通蘇嘉甬高鐵,在杭州、嘉興、寧波三地同步舉辦開工儀式。
這條長三角縱向大動脈,填補了嘉興缺乏南北向高速干線鐵路的空白,為“米字型”鐵路網(wǎng)的主骨架畫上“關(guān)鍵一豎”,讓嘉興人期盼已久、奮斗已久的樞紐嘉興有了“樞紐”的模樣和氣勢。
建樞紐就是建中心,
建軌交就是建城市。
當今世界,全球城市的競爭早已不是簡單的資源爭奪,而是以超級樞紐打造朋友圈,就拼誰的磁場更強大。
嘉興加快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,也要增強“樞紐意識”,爭當長三角地區(qū)的“流量支撐”而非“過路通道”。
樞紐的功能,在于連接、輻射和貫通。
嘉興,本就占據(jù)“長三角核心”的地利,以通蘇嘉甬高鐵開工為契機,把“樞紐”建起來,讓“樞紐”轉(zhuǎn)起來,更要在“樞紐意識”上當仁不讓,不斷做大做強樞紐嘉興的樞紐功能。
打造樞紐,
交通是基礎(chǔ)和支撐,
要鐵水公空四網(wǎng)互聯(lián)。
無論是在開放的“雙循環(huán)”格局中發(fā)揮更大作用,還是提升城市內(nèi)部的暢通性,都需要我們“大干交通、干大交通”,以更加現(xiàn)代、高效、暢通的交通體系,不斷夯實連接全國、通達世界的物理基礎(chǔ)。
開建軍民合用機場,建設(shè)通蘇嘉甬高鐵,快速推進市區(qū)快速路……
“海陸空公”一應(yīng)俱全、高效銜接,嘉興把密集通達的交通運輸網(wǎng)絡(luò)“立起來”,要打造的不僅是暢達流動的世界級高鐵樞紐、航空物流樞紐、海河聯(lián)運樞紐,更是明日在長三角核心騰飛的跑道。
樞紐不但要“通”,
還要“達”要 “聯(lián)”要“轉(zhuǎn)”,
要東西南北四向拓展。
通達能力決定著城市群的輻射能力。
過去很長時間,“上海后花園”是嘉興最具知名度的標簽。
通蘇嘉甬高鐵建成通車后,嘉興與蘇州、寧波、南通、無錫的通勤時間將分別由1.1小時、1.5小時、2小時、1.5小時縮短為30分鐘、35分鐘、38分鐘、35分鐘,實現(xiàn)與長三角主要核心城市的“半小時同城圈”全覆蓋。
于嘉興而言,在“融滬”的基礎(chǔ),今后四個方向都要積極去爭取,把一體化發(fā)展之路越走越寬——既以強鄰為標桿,更與近鄰謀協(xié)作,各揚優(yōu)勢,各展所長,選擇越多,機會越多。
樞紐縮短的是距離,
增進的是情感和共識,
要人物資信四流融合。
通江達海的交通樞紐,不僅縮短時空距離,也將使城市圈逐漸融合成一個往來便捷、資源共享的生活圈。
展望未來,無論是嘉興人去蘇州看園林,還是寧波人來月河逛早市,以樞紐嘉興為核心織就的必然是長三角不同城市融合發(fā)展的“同心圓”。
當互聯(lián)互通成為我們情感的一部分,最終成就的將是嘉興作為“重要中心”應(yīng)有的遠悅近來的吸引力。
樞紐“一子落”,
發(fā)展“滿盤活”。
發(fā)揮樞紐牽引作用,放大樞紐帶動效應(yīng),讓嘉興成為資金、物資、人才、信息等各類要素資源聚集的“樞紐之地”,一個現(xiàn)代化的大嘉興必將在長三角占據(jù)更重要的地位,承擔更光榮的使命,發(fā)揮更有力的作用。
這是嘉興建設(shè)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標,也是我們的雄心和追求。